当前位置: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德阳日报:长城华西银行多措并举力促民营小微企业发展

发布时间:2019-01-18

      来源:德阳日报  2018年12月5日

 

      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支持民营经济、小微企业发展的战略部署方面,作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长城华西银行始终坚定不移。该行坚守服务中小微企业、服务城乡居民、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经营定位,充分发挥城市商业银行区域优势,把服务小微、民营企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作为立行之本、发展之源。在助力四川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支持德阳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全省经济副中心城市的进程中,不断贡献金融力量。截至今年10月末,全行民营企业贷款户4047户,贷款余额314.3亿元,较年初分别增加622户和4.6亿元,贷款户数和余额分别占全行贷款户数及余额的84.6%和67.8%。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20.53亿元,在德阳地区市场份额保持在30%左右。

 

      落实“三大要求”  增强民营和小微企业服务实效

 

      该行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深化小微金融服务和中国银保监会推动银行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监管要求,牢牢把握“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以激发中小微企业经营活力为己任,持续推进普惠金融战略,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用好央行货币政策工具,支持民营企业融资。针对当前民营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痛点”,该行充分运用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保证其信贷资源主要用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截至今年10月末,累计发放支小再贷款金额39.47亿元,主要投向科技型、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环保、“双创”等优质诚信民营、小微企业和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近500户优质小微企业成长壮大。二是落实银保监会“两增两控”目标要求,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该行优先配置信贷规模,保证中小微企业贷款规模不受限制,确保其贷款投放稳步增长,并积极参与认购民营企业发行的公司债、ABS等标准化产品。截至今年10月末,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以下(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61亿元,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以下(含)小微企业3506户,较年初增加693户。同时针对信誉好、经营优的客户结合其经营周期特点,实施无还本续贷,切实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截至今年10月末,全行累计发放无还本续贷金额71.76亿元,贷款余额25.78亿元。三是加大金融精准扶贫力度。在近两年向中江、绵竹等地实施扶贫捐赠400万元的基础上,该行持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信贷支持,实际投放精准扶贫贷款近5亿元,大力支持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新型农村主体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棚户区改造和危房改造项目,变“输血”为“造血”,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实现可持续发展。

 

      发挥“四大优势”  提升民营和小微企业服务水平

 

      该行首先是发挥集团综合金融服务优势,联合集团旗下证券、信托、租赁、基金等平台公司对中小微企业开展投融资、咨询以及参与困难企业救助等综合金融服务,切实提升金融全覆盖服务能力,累计投放贷款113.76亿元。其次是发挥“小额信贷工厂”特色经营优势,创新推出“小微特色支行”、“信贷工厂”等特色模式,通过一系列标准化流程,为授信金额在500万元以下的小型、微型民营企业提供专属的“信贷工厂”授信流程体系,并成立全省首家持有金融许可牌照、提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专营机构——小企业信贷中心,开设4家小微支行,持续提升小微金融专职专业化水平。再次是发挥科技金融专营优势,成立德阳唯一一家“科技专营支行”——高新科技支行,大力拓展发展高新科技新空间,累计为上百户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超过50亿元。此外还发挥特色产品优势,针对小微、企业融资“短、小、频、急”的特点,创新推出系列小微金融产品,努力契合民营、小微企业的个性化融资需求。

 

      优化“四大机制”  着力破解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该行着力优化贷款审批机制,根据不同具体情况,下放相应贷款审批权限,增强分支机构信贷自主权,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其次是优化绩效考核机制,提高向民营实体经济金融服务创新和信贷投放的考核权重,调动全行上下支持民营实体经济的积极性。再次是优化产品定价机制,持续下调民营企业贷款利率,管控中小微企业贷款内部筹资成本。同时健全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提高对小微实体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激发从业人员服务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内生动力,真正实现敢贷、愿贷、能贷。

微信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