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金融时报:借助集团“大协同”走上发展快车道长城华西银行基层调研记

发布时间:2017-07-31

       2014年,中国长城资产作为战略投资者入股德阳银行(现已更名为长城华西银行)。长城华西银行在加入长城集团金融全牌照的“协同舰队”后,发展提速,有力支持了区域实体经济的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5月末,该行表内外资产总额达1747.9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2.51亿元。各项存款达648.8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385.81亿元。

       在当前金融混业经营的格局下,谋求全牌照成为趋势。中国长城资产在迈向金融控股集团转型的过程中,早已揽入一枚稀缺的银行牌照。近年来集团业务协同效应更是进一步提升。

       2014年,中国长城资产作为战略投资者入股德阳银行(现已更名为长城华西银行)。长城华西银行在加入长城集团金融全牌照的“协同舰队”后,发展提速,有力支持了区域实体经济的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5月末,该行表内外资产总额达1747.9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2.51亿元。各项存款达648.8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385.81亿元。

       中国长城资产运营总监、长城华西银行董事长谭运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借助中国长城资产这一中央金融企业的资本和资源优势,长城华西银行克服区域限制和利率市场化等多重挑战,以集团“大协同”迈出了差异化发展之路。按照既定规划,长城华西银行将力争在5年内实现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的目标。

       “1+1>2”集合效应显现

       中国长城资产拥有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租赁、基金、期货等全牌照,这种布局如同在牌桌上摸了一把好牌,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在“大协同”战略指引下,长城旗下各分子公司相互协作、融合创新,发挥出“1+1>2”的集合效应,实现了个体与整体效益的全面提升。

       谭运财介绍称,长城华西银行充分发挥长城资产全牌照金融优势,根据集团协同业务的不同需求,灵活运用银行产品服务“工具箱”,及时“疏导”业务开展过程中的“堵点”,从体制、机制、产品、服务等各关键环节促进协同业务快速发展。”

       2016年,长城华西银行完成协同239个,新增业务规模537亿元,实现了经济常态下业务规模的逆势增长。

       随着跨区域、多层级的客户增多,单一的资产项目,已经难以满足当下客户日益多元化的金融需求。长城华西银行整合运用中国长城资产金控集团基金、证券、保险等多元化金融手段,紧密结合不同客户的个性需求,深化产品的嫁接创新、融合创新和集成创新,以灵活化、定制化、综合化的服务方案实现与广大客户的纵深合作。

       谭运财介绍说,目前,长城华西银行正加快与博时基金、长生人寿、微众银行等制定线上基金、黄金、保险等产品合作销售方案。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加大自营产品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实力。

       记者在成都长城华西银行前台采访时,发现在售的该行理财产品颇受当地居民的青睐。该行的理财业务已经成为一张靓丽的业务名片。在普益财富统计的理财排名中,该行多次在西南区域商业银行综合理财能力排名中占据领先地位。

       金融活水持续浇灌小微企业

       “中小企业伙伴银行”是长城华西银行给予自身的市场定位。为小微企业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助其做大做强,成为长城华西银行的主旨理念之一。

       对于这一点,四川德阳市力协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力协公司”)董事长钟顺弟深有感触。从以东拼西凑50万元资金成立的作坊式射钉小工厂,到如今拥有3个生产基地、6家国内全资销售子公司、1家海外全资销售子公司,年销售过亿元、资产规模过亿元、纳税过千万元并拥有外贸进出口经营自主权的集团规模企业,在力协公司的成长过程,长城华西银行与其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射钉,看上去貌不惊人,却是建筑物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小产品。在企业成立之初,该行并没有因为小产品、新企业而把这一企业拒之门外,第一笔30万元的贷款,解决了力协公司购买生产原材料的燃眉之急,开启了双方的良好合作。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长城华西银行具有一个颇与众不同的特色,即帮扶妇女创业。德阳宇艳汽修负责人张艳告诉记者:“我作为一名女性,从白手起家到现在,曾多次遇到流动资金困难,周转资金不足,在企业面临绝境的时刻,是长城华西银行致力于关注女性、帮助女性、服务女性,深入到我们企业,调查研究,出主意,想办法解决困难,才让我们一次次渡过难关。”

       正是由于办理信贷业务及时,手续相对简便,缓释了宇艳汽修的资金压力。谭运财表示,帮扶妇女,不仅仅是简单的信贷支持,更是为她们提供全方位的帮助,包括税收、法律知识的介绍以及市场分析等等,助其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多年的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长城华西银行走出了一条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之路。截至2017年5月末,该行发放小微企业贷款176.62亿元,同比增长18.74%;小微企业贷款户数为3074户,小微企业申贷率达94.94%,在深耕服务的德阳区域,小微客户占到半壁江山。

       2007年11月,作为世界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微贷款项目四川地区唯一合作银行,长城华西银行引进德国IPC公司成熟的微小企业贷款技术、方法和理念,成立“微小企业贷款中心”,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开办微小企业贷款业务。多年来,该行持续推进服务机构专营化和特色化,成立德阳首家持有金融许可牌照、提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专营机构——小企业信贷中心,为服务小微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机构保证。

       据长城华西银行行长谭红介绍,长城华西银行坚持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一对一”、“一条龙”和“一站式”的VIP服务,重点围绕产业链、核心商业园区等优质客户加强金融服务,为小微客户提供专业专属的融资、理财、生活及商务交流等全方位增值服务。

       长城华西银行积极创新小微产品。根据小微企业“小、快、灵”的经营特点,对应设计了“短、频、快”的特色金融产品,形成基础融资产品、集群服务方案和特色增值服务三大类产品。在此基础上,为客户量身定制贷款产品,并根据市场反馈,适时对利率、还款方式进行灵活调整,为小微企业创业成长提供了规模化、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同时,开通小企业授信业务绿色通道,提高对小企业贷款的审批服务效率。

       为区域发展增添活力

       作为生于四川、长于四川的金融机构,长城华西银行聚焦地方经济发展热点,深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全力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金融机构的鼎力相助。根据经营区域内实体经济的合理需求,长城华西银行不断优化信贷资产结构,加大资金筹措力度,争取更多金融资源投入地方经济。截至2017年4月末,全行投放贷款余额383亿元,较年初增长14.74亿元。

       谭红称,一方面,长城华西银行不断提升自身服务水平,创新金融产品,并加强向外拓展,加大存款组织力度。另一方面,加强与同业的沟通、交流与合作,积极争取同业的金融资源;用好长城资产战略投资资源,引入更多外部资金。同时,按照政策要求,有序退出针对“两高”及产能过剩行业,将有限的信贷资源投入到支持中小微企业、城镇化建设、“三农”发展以及民生工程等领域中去。

       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是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也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近年来,长城华西银行着力加大了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最大限度满足其合理资金需求,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此外,该行还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2012年,长城华西银行专门设立了高新科技支行,为高新科技企业发展提供科技金融服务,推出了专利权质押保证保险贷款等创新产品。

微信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