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中国经营报:借力长城资管 长城华西银行欲五年内上市

发布时间:2017-07-24

--专访长城华西银行董事长谭运财

       自去年12月正式更名后,长城华西银行“从区域性银行发展为全国性银行”的战略愿景、“五年内实现上市”的中期目标以及打造“百年商行”的长期目标浮出水面。

       截至2017年6月末,长城华西银行表内外资产总额达1755.1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9.7亿元。各项存款达672.1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395.63亿元。而该行此前制定的《“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称,瞄准“全国性银行”的目标,将力争如期实现“打造3000亿资产银行、努力实现监管评级2B级、在境内外资本市场实现上市”等战略目标。

       近年来西南地区多家商业银行都对走出四川、打造全国性商业银行跃跃欲试。面对众多的强手环伺,长城华西银行如何能够脱颖而出呢?为此《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了长城华西银行董事长谭运财。

       协同效应可期

       《中国经营报》:2014年长城华西银行引入中国长城资产后,如何借助中央金融企业的资本和资源支持,实现“大协同”迈出差异化发展之路?

       谭运财:变“单兵出击”为“协同作战”。长城金控集团拥有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租赁、基金、投资等金融全牌照,在其“大协同”战略指引下,长城旗下各分子公司相互协作、融合创新,发挥出“1+1>2”的集合效应,实现了个体与整体效益全面提升。长城华西银行充分发挥长城资产全牌照金融优势,根据集团协同业务的不同需求,灵活运用银行产品服务“工具箱”,及时“疏导”业务开展过程中的“堵点”,从体制、机制、产品、服务等各关键环节促进协同业务快速发展。

       变“等客户”为“找客户”。长城华西银行因时而变,在夯实本地市场,做好“窗口”服务工作的同时,转变观念、开阔视野,“坐商”变“行商”,强力推动各项业务快速发展。一方面,以网点为“阵地”,持续组织微沙龙、微讲堂、外拓的“两微一拓”活动等,进行客户、账户的“两户”营销。另一方面,对长城集团下的全国分公司派出营销人员,实现团队“走出去”,运用分公司的客户资源、业务渠道、市场影响力,寻找优质客户和项目。

       变“单一”资产项目为“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随着跨区域、多层级的客户增多,单一的资产项目,难以满足客户日益多元的金融需求。长城华西银行整合运用长城金控集团基金、证券、保险等多元化金融手段,紧密结合不同客户的个性需求,深化产品的嫁接创新、融合创新和集成创新,以灵活化、定制化、综合化的服务方案实现与广大客户的纵深合作。目前,正加快与博时基金、长生人寿、微众银行等制定线上基金、黄金、保险等产品合作销售方案。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加大自营产品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实力。

       上市筹备步伐加快

       《中国经营报》:长城资产入主后,长城华西银行提出了打造“百年商行”的长期目标和“五年内实现上市”的中期目标,同时提出“三二一”的具体指标:即总资产达到3000亿元,存款达到2000亿元,贷款达到1000亿元。目前来看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没有难度,公司有哪些具体的规划和措施?

       谭运财:长城华西银行围绕“一体两翼”“四大两小”,打造发展新优势。围绕当前银行业发展趋势,立足自身差异化定位,我行制定了“以传统业务为主体、投行和互联网金融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业务发展战略和涵盖“大协同、大资管、大零售、大风管、小企业、微型企业”的“四大两小”经营策略,确立了新时期银行业务发展的总体思路,并成立上市办公室,加快上市筹备步伐。此外我行还进一步明确了“国有控股,理财银行”的经营定位,在“长城金融平台”上,致力成为集零售金融、公司金融、金融市场、资产管理、小微金融、互联网金融、国际业务为一体的优质综合金融服务商。

       改革机制体制,增强内生动力。根据发展战略,我行大力实施组织架构变革,对部分业务领域实施了事业部制管理,构建全行利润中心;推动前台运营机制改革,推进一线网点由交易型向营销型转变;推动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实施差异化的考核机制,营造公开透明的良好环境;健全风险防控责任制,完善差异化的授权机制和不良贷款终身责任追究制。下一步,我行将在小微与零售业务、互联网金融服务、表外资产管理与投行业务、不良资产处置业务等方面创新发力,持续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原动力。

       输血小微企业

       《中国经营报》:你刚才提到下一步要在小微与零售业务方面发力,众所周知中小企业、微小企业普遍具有数量多、抗风险能力弱等特点,银行也因此不可避免地承担了巨大风险,长城华西银行如何做到两头兼顾?

       谭运财:在国家鼓励、监管引导和自身发展战略的推动下,长城华西银行始终将支持地方小微企业发展作为己任,积极深化“中小企业伙伴银行”的市场定位,做到服务小微客户有广度,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有深度。通过多年的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长城华西银行走出了一条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之路。

       资源配置,着力小微。2007年11月,作为世界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微贷款项目四川地区唯一合作银行,我行引进德国IPC公司成熟的微小企业贷款技术、方法和理念,成立“微小企业贷款中心”,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开办微小企业贷款业务。

       减费让利,帮扶小微。我行通过向人民银行申请支小再贷款,不断加大对“三农”、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向德阳、成都及其他异地分行所辖小微企业“批量输血”。

       特色引领,专注小微。我行坚持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一对一”“一条龙”和“一站式”的VIP服务,以“专注小微,相伴成长”为宗旨,重点围绕产业链、核心商业园区等优质客户加强金融服务,为小微客户提供专业专属的融资、理财、生活及商务交流等全方位增值服务。

       创新驱动,开拓小微。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我行积极创新小微产品。根据小微企业“小、快、灵”的经营特点,对应设计了“短、频、快”的特色金融产品,形成基础融资产品、集群服务方案和特色增值服务三大类产品。

 

(来源:《中国经营报》)

微信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