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中小企业发展路上的好伙伴

发布时间:2009-04-20

        作为一家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德阳市商业银行自1998年成立以来,始终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大众,坚持中小,综合发展”的市场定位,牢固树立“靠创新求发展,靠发展求生存”的经营理念,走过了一条在改革中前行、在前行中优化、在优化中提升的由量变到质变的道路,迅速成长为本市一支十分重要的金融力量。截至2008年末,该行资产规模已达125.81 亿元,是成立初的15.7倍;各项存款余额达106.67亿元,是成立时的17.8倍;各项贷款余额达65.66亿元,是成立时的10.9倍,各项指标增速均居德阳金融同业前列。
  早在成立之初,市商业银行即着力打造“中小企业伙伴银行”形象,将自身的发展壮大与中小企业的成长壮大紧密联系起来。尤其是近几年来,该行在监管当局的大力支持下,积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努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同时实现了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在细分市场、完善机构方面,为进一步促进小企业授信业务的开展,市商业银行先后设立了专门承办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德阳市中小企业贷款中心、广汉市放款中心和微小企业贷款中心。为更好地服务于“三农”,支持新农村建设,还于2008年12月在“5·12”地震极重灾区什邡市发起成立了思源村镇银行,这也是在极重灾区成立的第一家村镇银行。
  在细化流程、提高效率方面,针对小企业信贷需求“额小、频急”的特点,市商业银行不断优化信贷审批流程,按照“分级授权、集中办理”的原则,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降低准入门槛,开通中小企业授信业务绿色通道,进一步提高了对小企业贷款的审批效率。
  在创新产品、满足需求方面,为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市商业银行锐意改革、开拓创新,书写了德阳乃至全省金融业的一个又一个“第一”:全市第一家推出“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加速了中小企业流动资金周转,缓解了中小企业资金压力;全省第一家面向“草根”阶层开展微小企业贷款,一举突破了“微小企业融资”这一社会瓶颈领域,让更多的社会弱势群体享受到了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是该行于2007年在广汉市小汉镇试点会员制担保贷款,成功创立了我省首个真正意义的会员制贷款融资模式,被业界誉为“小汉模式”,四川省担保协会会长王永其曾评价其“创造了三个奇迹”。如今,7家会员制担保公司共137家企业与该行建立了合作关系,“小汉模式”也升级为“会员制连环融资平台”,成为该行稳定和拓展优质中小企业、助力地方经济的有力措施。去年“5·12”地震之后,该行又首家推出“中小企业灾后重建贷款”、“会员制担保公司赈灾贷款”、“受灾群众自助、自救扶持贷款”等,切实支持了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为政府分了忧。
  覆盖面广、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风险可控,这是市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呈现出的鲜明特点。据了解,该行将在完善现有贷款品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积极介入“中小企业融资租赁业务”等更多、更好的金融产品,以充分满足中小企业有效的资金需求。   

                                                                                                                                                                                                    刘宇 德阳日报记者 李涛

                                                                                                                                                                                            来源\上传:德阳日报
微信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