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川观新闻:长城华西银行以“两个聚焦” 擦亮金融惠民初心底色

发布时间:2021-09-29

      

      来源:川观新闻   作者:李浩然    2021年8月26日

 

      长城华西银行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线,将党建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把改善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和民生工程质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为群众办实事中践行金融国企的职责担当。

 

      聚焦实体主业,致力将金融“活水”引入小微“良田”的实事办好

 

      长城华西银行始终坚持“服务地方、服务中小、服务市民”的市场定位,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六稳”“六保”要求,不断探索解决小微企业、“小店”商超、个体农户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的方法,逐步从“可能”到“可行”,从“可行”到“高效”,从“高效”到“价值普惠”。

 

      ——以产品创新带动增量扩面,疏通融资难堵点。如何做好“支小”“支农”工作,确保金融活水真正惠及于民,搭建丰富产品体系尤为重要。

 

      “有了这笔资金,相信我们会发展得更好。”中江县广福镇建中村党支部记说。作为一名村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她带领当地村民成立了农业合作社,养殖肉鸡11万余只,栽种黄精、白芨等中药材120亩,直接解决该村20余人就业问题。今年,由于规模扩大,急需流动资金用于生产经营,但面临“轻资产、无担保”的融资困境,她四处“碰壁”。当她得知长城华西银行推出专门针对支持“三农”领域的贷款产品,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提出信贷申请,该行立即受理,并派专人前往实地尽调,最后顺利为其发放70万元专项信用贷款,解决了燃眉之急。

 

      近年来,长城华西银行以“不看押品看人品”和“不看报表看验证”的特色企业风控文化,推出了“线上+线下”全覆盖的小微金融专属“拳头”产品十余种,侧重支持地方实体经济复工复产和“三农”领域,还与共青团德阳市委、德阳市农业农村局共同推出“青春抗疫复工贷”“助农振兴贷”,累计发放信贷资金近两亿元;推动打造“自助办、掌上办”服务体系,实现线上金融资源向小微商户的精准“滴灌”。截至7月末,长城华西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 73亿元,较年初增加11.16亿元,增速18.02%,高于各项贷款增速4.95个百分点。

 

      ——以普惠让利带动减费降本,缓解融资贵痛点。对于长城华西银行而言,为小微企业“减负”,把他们的“难事”变成“好事”就是“实事”,通过灵活运用支小再贷款及“两个直达”货币政策工具,实施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对凡属于普惠金融领域贷款,资金价格按同期同档次FTP利率下调100至170个BP等举措,让小微企业贷款更加快捷便利。成都市荣贸食品有限公司由于缺乏抵质押担保,融资过程中饱受成本困扰。经过充分调查,结合客户税务缴纳情况,该行应用支小再贷款向该公司发放了500万元,年化利率仅4.35%的小微企业贷款,缓解了企业财务压力。截至7月末,累计发放支小再贷款金额150.07亿元,共支持5419户优质小微企业成长壮大。

 

      ——以服务提质带动工作提效,破解融资慢难点。长城华西银行针对小微企业“小、散、频、急”融资需求特点,不断“简政放权”,开辟绿色融资通道,实行业务限时办结制度,设立全省首家小微专营机构小企业信贷中心,打造特色小微支行等,提高小微业务办贷效率。持续推进小微专项活动,制定差异化绩效考核机制。全面落实尽职免责和提高小微贷款风险容忍度,健全“敢贷”“愿贷”长效机制,提升服务普惠小微工作质效。 

 

      聚焦民生事业,着力把金融惠民、便民、利民工程的好事办实

 

      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办好群众实事开新局 。长城华西银行认真学习领会“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着力点和检验成效的“试金石”,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谱写适老化金融服务“三重奏”

 

      作为国内率先推出老年客群专属服务的城市商业银行之一,长城华西银行响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通过谱写“舒心服务、暖心关怀、安心守护”三重奏,持续推进金融服务的“适老化”改革,着力打造温暖惠民的颐年新生活。

 

      谱舒心旋律,在金融服务中体现温度。懂“老”所需,才能做到服务“适老”。为增强营业网点服务老年客户的能力,早在2006年,长城华西银行就开办了全国首家“老年金融服务中心”,设置“老有所养、老有所靠、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四大主题与“业务办理区域、学习观景区域、老年活动区域”三大区域,并将适老服务内涵延伸至各基层网点,通过设立“幸福驿站”,在硬件上配备放大镜、老花镜、老年专用爱心座椅、拐杖等便民服务设施,增设无障碍通道、阅读角,开展名医坐诊、养生主题沙龙等活动,努力提升拓宽适老服务质效和边界,为老年客户带来家一般的温暖与惬意。

 

      作暖心音律,在贴心关怀中彰显深度。“以前都到银行都要排队等,现在政策好了,你们还为我上门服务。”来自什邡市敬老院的 90 岁张大爷对支行员工说。由于行动不便张大爷无法自行到网点打印报销医保所需账户明细。了解此事后,该行迅速组织员工,前往敬老院为老人上门办理业务,妥善解决了他的需求。像这样的案例每月都在发生。长城华西银行贴心地实行“多想深一点、多做细一步”,如为到网点办理业务的老年客户安排专人接待,开展业务讲解、资料填写、复印打印、智能设备教学等全流程“一对一”服务,增设超大字号和语音提示,提供现金存折服务,全面解决老年客群“找不到”“看不懂”“听不清”“不会用”“不敢用”等问题。

 

      用安心乐律,在守护相伴中展现广度。在金融消费多元化的当下,该行针对老年群体开展常态化支付安全、理性投资、防范涉诈涉赌违法犯罪活动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并针对前来开户及办理转账的老年客户,各网点经办人员会通过身份识别、意愿核实、非柜面转账限额设置等举措,最大限度帮助老年人规避因误听误信导致的财产受损,以实际行动守护老年人“钱袋子”。

 

      ——奏响现代化金融为民“三部曲”

 

      学党史,守初心。长城华西银行始终秉承“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经营理念,聚焦支持公共事业和民生领域,以奏响打造“支付环境”新格局、推进“放管服”改革新趋势和保护消费者权益新领域三部曲,打通金融惠民利民便民“最后一公里”。

 

      在优化支付场景方面,“惠”及于民。长城华西银行积极参与城市公共服务,搭建用卡费用减免及延展生活场景等方式,真正起到为民惠民、服务于民的良好效果。通过承担每年近1000万元的费用支出,直接减免群众开卡、换卡等用卡工本费以及跨行垮区域使用ATM产生的手续费。推进德阳公交IC卡应用项目,开通银联二维码支付及手机Pay支付,开展“一分钱坐公交”“IC卡挥卡8折坐公交”等优惠活动,不断给市民带来乘车福利。同时,运用信息化平台建设,开展与德阳市人民医院“银医”合作项目,实现自助挂号、缴费和打印报告等功能,有效缓解患者挂号、缴费和打印报告排队时间,为患者带来更多就医便利。

 

      在推进“放管服”改革中,“便”及于民。坚持市场能办的市场办、线上能办的线上办、一次能办的当场办。结合“互联网+金融+不动产登记”改革,该行与成都、德阳两地不动产登记中心合作,在营业网点设立抵押登记前置窗口,使相关业务从以前的“多头申请、多次办理”转变为“一窗受理、一次办成”,成为德阳市内首个通过线上“一站式”受理,成功发放抵押贷款的金融机构,切实用科技便民举措,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

 

      在消费者权益保护上,“利”及于民。长城华西银行将维护好群众利益,守护好百姓的“钱袋子”作为服务的宗旨目的。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保纳入公司治理、文化建设和经营发展战略,严格执行文明规范服务标准,公开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等,不断加强金融产品与服务全流程管控。同时,以“3·15金融消费者权益日”“金融知识万里行”等活动为契机,组织党员干部积极进企业、进商户、进社区,并结合线上互联网平台,开展涉及非法集资、反洗钱、外汇、电信诈骗等各项公益消保宣教,全面增强消费者的风险防范意识、金融知识水平,积极倡导量入为出的理性消费观、提高投资理财技能等,构建了金融消费者与银行之间的和谐关系,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微信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