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16年1期(总第122期)
增强防范意识 巧识风险事件


发布时间:2016-02-05

        临近春节,是各类风险案件的高发期,且其非法手段和诈骗方式不断变化,令人防不胜防。通过坚持强化员工培训教育,不断提升风险事件与诈骗手段识别能力,近期,多家支行成功识别、阻止了风险事件的发生,确保了客户与我行的资金安全。

 

天山路支行识破冒用他人证件办理业务


        2016年1月13日,两位客户持身份证原件至天山路支行办理打印个人储蓄账户明细业务。业务办理过程中,柜员雷月发现客户长相与身份证照片存在较大出入,经仔细核对与细心询问,最终认定身份证件并非其本人所有。面对该名客户的无理取闹,我行柜员依然耐心对其做好解释工作,始终坚持原则,未给其办理相关业务。在与证件本人取得联系后,客户本人随即赶至网点,收妥身份证及银行卡,并对天山路支行员工细心负责的工作态度表示赞许与感谢。


      通过此次事件,支行员工再次体会到了识别客户身份的重要性,并结合本次案例,重温了《客户身份识别实施细则》等管理办法,员工柜面防范风险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总部营业部  龙琪

 

高新科技支行成功阻止一起电信诈骗案

        2016年1月6日,高新科技支行营业部大厅走进一位女士,该客户形色焦急,不断和电话另一头说着什么。大堂经理见状立即迎上前询问其需要什么帮助,该客户随即将电话交给大堂经理,并告知大堂经理由于其不会普通话,请大堂经理用普通话与对方交流,将其账户信息告知对方。大堂经理得知这一情况后,顿时提高了警觉,通过询问,得知电话对方自称德阳市财政局工作人员,根据相关扶持政策,现要为该客户转账3000元,作为该客户子女教育补贴,要求客户提供账户及密码,用于账户认证,获取短信验证码。在得知这一信息后,大堂经理立即判断出对方为诈骗人员,向对方提出质疑,对方随即挂断电话。

        在停止通话后,大堂经理将情况报告给业务主管,并向客户说明情况,提醒客户进行密码更改。但出乎意料的是,该客户坚持认为该通电话并非诈骗,期间不法份子再次来电,诱导客户提供账户信息。通过工作人员不断解释及劝导,最终该客户识别出对方为电信诈骗,并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更换了银行卡密码,保障了资金安全。

        通过此次事件,可以看出电信诈骗有几项特点:一是受骗人文化水平较低,对于银行转账等业务手续不熟。二是诈骗电话所使用的语言往往不是当地用语。此次事件客户与不法份子所采用的口音不同,不能顺利交流,是不法份子未能得逞的因素之一。三是不法份子实施诈骗所采用的事由越来越具有欺骗性。此次不法份子采用“财政教育补贴”的借口,贴近客户日常生活事项,较以往“公安办案”、“法院起诉”等更难以分辨。

        在未来的工作中,高新科技支行将进一步贯彻“消费者权益保障”精神,强化电信诈骗防范宣传力度,提升客户辨识能力,确保客户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高新科技支行  杨肖

 

天元支行提醒客户防范诈骗

        2016年1月6日晚,天元支行接到一名客户来电,称接到学校电话通知说给其子女打的补贴款2990元已到帐,让他马上到德阳银行ATM机上查询并将款项转出。因客户卡上本无余额,在客户操作转账后显示转账失败。随后该客户急向天元支行员工咨询,支行人员告知客户这种情况属于电信诈骗,提醒客户不要轻信,并建议客户更改密码以保证账户安全。 
      

        临近年关,网络及电信诈骗活动进入活跃期,防范金融诈骗是银行工作人员的义务和责任,旌阳支行也将在此期间全面加强诈骗防范工作,做好宣传解释,维护好客户的切身利益。

旌阳支行  徐济淋

 

微信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