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17年3月(总第137期)
浅思互联网金融


发布时间:2017-04-17

    “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马云的这句话或许划破了一个时代,或许开启了一段历史。然而,雾里看花终究是雾,我们还需仔细考量互联网金融究竟是什么,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一、互联网金融是什么

    关于互联网金融是什么,有马化腾说、马云说、李彦宏说、雷军说、周鸿祎说以及各方专家说等众说纷纭。然而至今,互联网金融纵有“文成武德”之内涵,憾无“一统天下”之定义。

    依笔者之见,“互联网+金融”的重点不在互联网,也不在金融,而在“+”。搞互联网的就去“+”金融,搞金融的就去“+”互联网。“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既然目的是过河,何必纠结是游过、渡过、飞过或是遁过。因此,如何对互联网金融作解释是苍白的,如何用互联网做金融是红润的,如何让互联网金融创造价值是金光闪闪的。

    二、互联网金融简史

    关于互联网金融,称其为一种新兴产业也好,谓其为一个新兴战略也罢,从历史角度视之,则重在一个“新”字。因此,笔者认为,从世界范围来看,互联网诞生于公元1989年的美国、而金融业诞生于公元前2000年的巴比伦,互联网与金融的交集最早也只可能出现在公元1989年及以后。从国内来看,互联网金融的历史包含一个界点、两个部分。界点是2015年3月,自此开始互联网金融的现代史部分,界点之前是为互联网金融的当代史部分。

    (一)2015年3月至今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至此互联网金融有了国家战略的正式“番号”。

    彼时,BAT(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陆金所、红岭创投、工商银行、橙子银行、你好银行等龙头翘楚悉数登场;第三方支付、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二维码、生物识别、手机APP等互联网金融工具缤纷呈现,可谓之繁荣。

    (二)2015年3月之前

    2004年,支付宝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诞生,互联网工具正式接入金融支付,开启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当代史。但限于当时技术条件、应用领域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市场发达程度等方面限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互联网+金融”主要停留在支付层面的融合,更多发挥的是“补丁”作用。

    2013年,蚂蚁金服推出余额宝,并引发了与“宇宙第一大行”——工商银行一场关于市场争夺与支付反制的“地道战”。胜败不评,其结果是银行都陆续开通了与余额宝的结算通道。

    2013年下半年,在银行监管趋紧、金融脱媒加剧、民间资本活跃,以及国家倡导间接融资创新的大环境下,以“资金产业链”为生的小贷公司、担保公司、投资公司、理财公司、票据公司等“金融绿林”纷纷转向互联网金融,将互联网工具未加控制地照搬运用,最终导致系统性风险集聚,金融资产整体质量下降。

    三、互联网金融应用

    (一)场景化思维

    场景化思维是互联网金融在应用层面或业务层面的灵魂。2016年,大资管监管的三个关键词是去通道、降杠杆和穿透。笔者也尝试对互联网金融的场景化思维作如下“穿透”:

    产品研发基于市场需求,而市场需求是需要有一定环境和条件作为前提的。传统业务思路对需求的理解往往无法考虑周全,因此需求的收集并不完整;即便考虑周到了,但限于互联网技术的缺失或不足,往往无法提供具有时效性的解决方案。而互联网金融给客户供应的不是“需求单品”,而是包含了使用环境、使用条件、使用感受等在内的“需求套装”,将客户说得出、说不出的,想得到、想不到的都通过场景化的设想全部封装起来,一并提供。

    例1:支付的场景化(支付宝)

    最早支付宝只是用来满足淘宝购物时的网络支付。在场景化思维的应用下,支付宝将购物、转账、充值、理财、融资、生活缴费、信用卡还款、打车、旅游等功能进行场景化的集成。原先的支付工具变成了一个综合场景应用平台,加之有手机等移动终端配合,“一只机,闯天下,走到哪里都不怕”的场景概念就此形成,后来的微信支付乃至直销银行等纷纷效法。

    例2:理财的场景化(梦想账号)

    平安银行橙子银行的“梦想账号”是让客户提出自己想要购买的某种具体商品,以客户自有资金和目标商品价格的资金缺口为基础进行推算,向客户推荐适宜的理财产品,实现对资金缺口弥补的一种场景化理财产品。这种场景将银行自身销售理财产品的需求通过“造梦”场景转化成客户购买银行产品的需求,变被动为主动。同时,所谓的“梦想管理”功能为客户提供了好玩、新奇的增值服务。正如橙子银行的广告词所说:“有一个梦想我可以每天看它,也可以帮助我自己节制自己的消费欲望,让我完成我本来想做的事情”。

    (二)科技解放生产力

    互联网金融的“互联网”是对包括互联网、软件、大数据、云平台、区块链、爬虫等在内的一系列相关信息科技的统称,并且范围还在不断扩大。那么,互联网是怎样解放金融生产力的?

    例1:电子账户

    电子账户与银行结算账户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如果说银行卡代表了一个账户,电子账户就是脱掉银行卡这层外套后一个“裸奔”的银行账户。也许是因为卸下了沉重包袱,电子账户跑得特别“快”。

    电子账户的核心功能在于绑定行外银行卡和转账两个方面。快就快在“手机操作,不需面签,3秒开户”。当我们在拓展省外客户的时候不必苦恼必须当面办理,客户只需将银行卡绑定我行电子账户即可。

    例2:云端展业

    云端展业的研发和应用不仅极大改善了展业工作质量,还使物理网点虚拟化成为可能。首先云端展业将开户、面签、发卡、身份核验、生物识别、授信、审批、4G网络等功能集成在一个iPad mini大小的终端里,工作人员随身携带外出即可实现全能型的业务拓展和办理。在一定的配置和授权前提下,一个或少量工作人员组成了一个流动的物理网点。

    其实,互联网金融远没有那么复杂,它更多是一种很实际的业务新形态。对银行而言,它的主要效用在于:获取更多的客户、打通更多的获客渠道、提供更多的交叉营销、提升更多的资金结算、节约更多的业务成本、创造更多的利润增长等等。

互联网金融部  伍虹屹

 

微信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