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要提示
1.1 本公司董事会、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1.2 2015年3月23日经本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二次(例会)会议审议,一致通过了《德阳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年度报告》。
1.3 本公司年度财务报告已经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审计,并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2 公司简介
2.1 法定中文名称:德阳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德阳银行,下称“本公司”)
法定英文名称: BANK OF DEYANG CO.,LTD.
2.2 法定代表人:李 琦
2.3 董事会秘书:胥左勋
联系电话:0838-6821162
2.4 注册及办公地址:德阳市蒙山街14号
邮政编码:618000
公司网址:http://www.dyccb.com
电子邮箱:db@dyccb.com
2.5 其它有关资料
注册登记日期:1998年10月21日
变更登记日期:2014年12月29日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号:510000000025338
税务登记号码:川地税字510602711810149
川国税字510602711810149
3 主要财务信息
3.1 本年度主要利润指标
单位:人民币万元
项 目
|
2014年
|
营业利润
|
37,902
|
利润总额
|
38,651
|
减:所得税费用
|
7,140
|
净利润
|
31,51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279,88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438,914
|
注:本年度拨备前利润总额为10.85亿元。
3.2 截至报告期末前三年的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人民币万元
项 目
|
2014年
|
2013年
|
2012年
|
总资产
|
5,644,412
|
5,422,624
|
4,645,193
|
股东权益
|
455,186
|
286,443
|
250,266
|
总负债
|
5,189,226
|
5,136,180
|
4,394,927
|
营业收入
|
168,625
|
149,403
|
148,080
|
营业支出
|
130,724
|
79,284
|
67,627
|
每股净资产(元)
|
3.09
|
3.04
|
2.65
|
每股净收益(元)
|
0.21
|
0.59
|
0.67
|
净资产收益率(%)
|
8.50
|
20.80
|
28.92
|
注:新增资本13.54亿元,分别于2014年9月份和12月底入账。
3.3 报告期末资本数量及构成
单位:人民币万元
项 目
|
2014年
|
核心一级资本
|
455,186
|
其中:实收资本
|
147,386
|
资本公积
|
111,288
|
盈余公积
|
30,356
|
一般风险准备
|
55,771
|
未分配利润
|
110,384
|
核心一级资本扣除项目
|
9,080
|
核心一级资本净额
|
446,105
|
其他一级资本
|
0
|
二级资本
|
34,477
|
其中:二级资本工具及其溢价
|
0
|
超额贷款损失准备可计入部分
|
34,477
|
资本净额
|
480,582
|
3.4 截至报告期末前三年主要监控指标
单位:%
项 目
|
标准值
|
2014年
|
2013年
|
2012年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
≥5
|
14.33
|
9.81
|
-
|
一级资本充足率
|
≥6
|
14.33
|
9.81
|
-
|
资本充足率
|
≥8
|
15.44
|
11.37
|
14.25
|
不良贷款率
|
≤5
|
0.93
|
0.94
|
0.64
|
不良资产率
|
≤4
|
0.56
|
0.48
|
0.39
|
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
|
≤10
|
6.16
|
9.21
|
7.10
|
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
|
≤15
|
8.31
|
13.07
|
10.22
|
全部关联度
|
≤50
|
6.57
|
5.64
|
0.02
|
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
|
≥120
|
1443.33
|
1098.71
|
1535.50
|
拨备覆盖率
|
≥100
|
613.67
|
445.52
|
684.37
|
资产利润率
|
≥0.6
|
0.57
|
1.11
|
1.50
|
资本利润率
|
≥11
|
8.50
|
20.80
|
28.92
|
成本收入比率
|
≤35
|
27.13
|
24.28
|
21.68
|
流动性覆盖率
|
≥100
|
186.02
|
145.81
|
103.42
|
净稳定资金比例
|
≥100
|
112.37
|
112.37
|
132.60
|
存贷款比例
|
≤75
|
66.55
|
61.22
|
59.92
|
流动性比例
|
≥25
|
40.37
|
40.65
|
37.67
|
流动性缺口率
|
≥0
|
5.21
|
4.34
|
9.83
|
注:根据监管要求,2012年按照《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计量资本充足率;2013年和2014年按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计量资本充足率,将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纳入了资本充足率计量范围,资本定义和风险加权资产计量方法也有所改变。上述规则的变化对资本充足率有一定影响。
3.5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情况
单位:人民币万元
项 目
|
期初余额
|
本年计提
|
本年转入/(转出)
|
本期核销
|
期末余额
|
贷款损失准备
|
92,378
|
59,351
|
-146
|
-9,248
|
142,335
|
抵债资产跌价准备
|
46
|
-
|
-
|
-
|
46
|
应收款项类投资减值准备
|
9,070
|
10,518
|
-
|
-
|
19,588
|
合 计
|
101,494
|
69,869
|
-146
|
-9,248
|
161,969
|
4 股东变动及股东情况
4.1 报告期末股本结构情况
单位:万股、%
股东类型
|
期末股份数额
|
占总股本比例%
|
国家股
|
4,853
|
3.29
|
国有法人股
|
95,903
|
65.07
|
其他法人股
|
38,467
|
26.10
|
自然人股
|
8,163
|
5.54
|
合 计
|
147,386
|
100
|
注:报告期内,本公司按照四川银监局核准的增资扩股(扩股105,708万股)方案,在第一阶段成功引入了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等5家投资者,向本公司投资入股合计43,665万股(报告期末,本公司尚有62,043万股新股待潜在投资者认购,全部股份认购完毕,本公司总股本将达到209,429万股);本公司201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经2014年6月19日召开的2013年度股东大会年会审议通过,并报请监管机关核准,同意向2013年12月31日登记在册的股东,按每10股送1股红股、派现金0.3元,共计转送9,429万股红股。第一阶段完成的增资和转送红股后,本公司的总股本由年初的94,292万股增至年末的147,386万股。
4.2 股东情况
报告期末本公司股东总数546户,其中:机构股东82户,自然人股东464户。
4.3 前十名股东持股及股份质押情况
单位: 万股、%
序号
|
股东名称
|
持股数额
|
占总股
本比例
|
股份质
押情况
|
1
|
德阳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
43,890
|
29.78
|
未质押
|
2
|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
|
41,800
|
28.36
|
未质押
|
3
|
四川省绵阳市丰谷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
7,469
|
5.07
|
已质押
|
4
|
四川宏达(集团)有限公司
|
6,255
|
4.24
|
未质押
|
5
|
德阳市财政局
|
4,853
|
3.29
|
未质押
|
6
|
四川德阳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
|
4,678
|
3.17
|
已质押
|
7
|
四川荣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
3,955
|
2.68
|
未质押
|
8
|
德阳高新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
3,640
|
2.47
|
已质押
|
9
|
四川剑南春股份有限公司
|
3,146
|
2.13
|
未质押
|
10
|
广汉柱宇西园大酒店有限责任公司
|
2,860
|
1.94
|
未质押
|
|
小 计
|
122,546
|
83.13
|
|
4.4 关联交易情况
2014年末,本公司关联方贷款余额23,507万元,关联方为本行借款人提供担保余额50,400万元。
5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情况
5.1 四届董事会董事、监事会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基本情况
职 务
|
姓 名
|
性
别
|
年龄
|
派出(任职)单位及职务
|
行内任职高管个人持股数
(万股)
|
董事长
|
李 琦
|
女
|
53
|
本行党委书记
|
108
|
董事
|
万小兵
|
男
|
48
|
本行党委副书记、行长
|
106
|
董秘
|
胥左勋
|
男
|
56
|
本行纪委书记、党委委员
|
65
|
董事
|
黄明建
|
男
|
46
|
本行党委委员、副行长
|
92
|
董事
|
刘龙春
|
男
|
53
|
德阳市财政局局长
|
0
|
董事
|
张华春
|
男
|
51
|
四川宏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
0
|
董事
|
乔天明
|
男
|
65
|
四川剑南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
0
|
董事
|
严志蓉
|
女
|
51
|
四川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总会计师、财务管理部部长
|
0
|
独立董事
|
曾康霖
|
男
|
76
|
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博导,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
0
|
独立董事
|
席 波
|
男
|
42
|
独立咨询顾问
|
0
|
监事长
|
李晓华
|
女
|
58
|
本行工会主席
|
34
|
监事
|
叶万全
|
男
|
66
|
四川双益投资经营有限公司董事长
|
0
|
外部监事
|
谭英瑛
|
女
|
51
|
广汉飞翔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
0
|
外部监事
|
周乐俊
|
男
|
58
|
广汉市玻璃制瓶有限公司董事长
|
0
|
职工监事
|
陈世松
|
男
|
65
|
本行工会副主席
|
7
|
副行长
|
黄忠林
|
男
|
45
|
本行党委委员
|
67
|
风险总监
|
张国平
|
男
|
48
|
本行
|
0
|
分行行长
|
刘 阳
|
男
|
51
|
本行
|
104
|
首席信息官
|
李 昂
|
男
|
40
|
本行
|
65
|
5.2 员工基本情况
截至2014年末,本公司员工共计1092人,其中,正式在岗员工980人,退休49人、退养人员63人。
在岗员工980人中,具有博士、硕士学历的有128人,占比13.1 %;本科学历的有653人,占比66.6%。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有358人,其中,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有202人,占比20.6%。
5.3 薪酬情况
5.3.1 薪酬管理架构
报告期内,本公司薪酬管理组织架构包括决策层、执行层、风险控制及监督层。一是薪酬管理决策层主要由董事会、薪酬管理委员会及经营班子组成。董事会负责审议本公司总体薪酬方案和高级管理层的薪酬方案,并授权董事会薪酬管理委员会制定本公司薪酬管理办法和绩效管理办法,审核董事和高级管理层的薪酬和考核,并提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及绩效考核方案建议。薪酬管理委员会由董事和独立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担任主任委员。二是执行层主要由计划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组成,负责执行董事会、股东大会相关薪酬的决议事项及薪酬考核办法的实施。三是风险控制及监督层由风险管理部和审计部组成,其中风险管理部参与并监督薪酬机制的执行和完善性反馈工作;审计部负责对薪酬制度的设计和执行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并报告董事会和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
5.3.2 薪酬政策
本公司坚持“以岗定级、以能定档、以绩定奖”的薪酬策略,将企业的薪酬分配与个人业绩相关联,通过采用薪酬预算精细化以及关键岗位人员绩效薪酬延期支付等方式充分体现风险约束。本公司薪酬由基本薪酬、绩效薪酬、福利性收入(福利费、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三部分组成。
按照本公司绩效考核办法及相关实施细则,科学合理地确定各类绩效考核指标,实施绩效薪酬的计算与发放。绩效薪酬发放方式主要分为即期支付和延期支付,按照银监会《商业银行稳健薪酬监管指引》规定,本行对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对风险有重要影响岗位的员工,绩效薪酬延期支付比例实行差异化管理,且延期支付期限为3年。其中,董事长、行长等行级高管的绩效薪酬延期支付比例为51%,对风险有重要影响的中层干部绩效薪酬延期支付比例为41%。
5.3.3 薪酬情况
报告期内,本公司共支付薪酬总额为18,173.5万元,其中基本薪酬占比30.1%,绩效薪酬占比65.2%,福利性收入占比4.7%。在本公司领取薪酬的行级高管共9人,薪酬总额789万元,其中延期支付薪酬总额241万元。
6 公司治理情况
6.1 完善公司治理情况
为更好地维护本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增强本行公司治理水平,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促进本行稳健持续发展,本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等法律法规,对本公司《章程》、《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监事会议事规则》等系列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进一步巩固了公司治理制度基础。
6.2 股东和股东大会召开情况
本公司严格按照《公司章程》要求召集、召开股东大会,通知发布、文件准备、会议报告、审议议案等各环节均严格依法进行,确保所有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享有平等地位,充分行使权利。本公司聘请四川山和律师事务所律师对股东大会的召集和召开程序、出席会议人员的资格、会议表决程序、股东大会决议内容等事项的合法性进行了现场见证,并出具法律意见书。
报告期内,本公司召开1次股东大会年会和3次临时股东大会,分别审议并通过了本公司《2013年度董事会报告》、《2013年度经营管理层报告》、《2013年度监事会报告》、《2013年度财务决算和2014年度财务预算报告》、《2014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2014年度董事、监事薪酬事项》、《2013年度利润分配》和《关于引进战略投资者事项》等主要议案。
6.3 董事和董事会
报告期内,董事按照履职要求出席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会议,并认真审议本公司的重大事项,实行科学决策,促进本公司持续稳健发展。
董事会下设6个专门委员会: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各专门委员会根据授权和议事规则开展工作,严格履行职责。
6.3.1 董事会召开情况
报告期内,本公司召开4次董事会例会,1次临时会议,分别审议并通过了本公司《调整后的增资扩股方案》、《2013年度信息披露》、《董事会向其各专门委员会授权》、《董事会向经营管理层授权》、《董事和高级管理层任职资格管理制度》、《2014年度高管薪酬事项》和《聘请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公司办理审计》等主要议案。
6.4 监事和监事会
监事会下设监督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2个专门委员会,其主任委员分别由2名外部监事担任。各专门委员会规范运作、严格履职,充分发挥了职能作用。
6.4.1 监事会召开情况
报告期内,本公司召开4次监事会会议,分别审议并通过了《2013年度利润分配的议案》、《高级管理层2013年履职评价意见书》、《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专项履职评价意见书》、《对董事监事2014年履职情况进行测评评价》等主要议案。
6.5 独立董事工作情况
报告期内,独立董事认真履行职责,并按照本公司《章程》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本着客观、独立、审慎的原则,积极参与重大决策,对重大关联交易、重大经营事项等发表独立意见,维护了本公司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6.6 经营决策体系
本公司最高权力机构为股东大会。本公司通过董事会进行决策、管理,由监事会行使监督职能。行长受聘于董事会,在董事会授权内对本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享有自主权,并对董事会负责。本公司实行一级法人、分级经营的管理体制,分支机构不具有法人资格,其经营活动均由总行授权,并对总行负责。
7 董事会报告
7.1 总体经营情况回顾
2014年,本公司坚持“抓转型、调结构、强创新、稳基础”的总体方针,以业务发展为根本,以巩固基础、防范风险和跨区域经营为重点,以人才、科技和服务为支撑,有效应对了复杂多变的形势,经受住了经济下行、市场竞争、资源不足等严峻考验,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步、新发展。全面完成了董事会制定的工作目标。
——引进战投取得成功,资本实力不断增强。报告期内,成功引进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之一—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本公司的战略投资者,在四川城商行中第一家引入中央金融企业作为战略投资者。通过积极推进本公司的增资扩股方案,在第一阶段向包括战略投资者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在内的五家机构募集新股4.37亿股,补充资本金13.54亿元,资本充足率由年初的11.37%增至年末的15.44%,同比提升了4.07个百分点,资本金不足的压力得到有效缓解,未来业务发展获得了有力的资本支撑。
——结构调整成效突出,经营质量不断优化。积极调整资产结构,着力实现“三个倾斜”,一是贷款业务向小微企业和个贷倾斜。年末小微企业和个人贷款余额占贷款总额的49.14%,资产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二是总体资产业务向中间业务倾斜。通过实施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考核制度,全年表外、非标、投行、债券、票据等业务取得良好收益。三是业务发展突破点向中间业务倾斜。在取得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成员资格的同时,联合资信主体评级上调到2A级,为开办新业务、实现新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特色经营初见成效。坚持市场定位,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满足公众的金融需求。一是财富中心建设初见成效。邀请外部咨询机构协助打造财富管理体系,创建了“富承财富”财富管理品牌,形成了本公司财富中心设置的模式、标准和流程,成都航空路支行、什邡支行两个财富中心正式对外挂牌运营。二是老年金融中心和女性友好银行建设效果明显。针对老年、女性两个群体创新推出“安享人生”、“好姐妹”等系列特色产品,初步形成了本公司最明显的两大服务品牌。三是电子银行业务不断深化。推出了微信服务号,接入了支付宝钱包、财富通系统,建设了在线客服平台,服务渠道进一步拓宽。利用网上银行和移动银行平台,推出了商银通、拉卡拉理财转账、电子缴税、理财日日金等业务,线上产品日渐丰富。
——不断完善内控体系,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一是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首先,推行了全面预算管理。实现包括资本、业务、财务在内的全面预算编制,通过执行预算达到引导战略目标实现、公平绩效考核目的。其次,实施了经济资本分配计量模式。运用经济资本引导资金投向,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本回报水平。第三,完善了绩效考核体系。强化了以经济利润为核心,采取条块结合的考核分配办法,客户经理独立条线考核,其他岗位与机构利润挂钩,并授权分支机构实行二次分配。二是完善重点领域风险管理体系。通过建立大额贷款名单制和集团客户主协办行制度,成立了专门小组,对大额贷款实行“一户一策”,及时制定应对措施和处置方案。同时,对分支机构贷后管理、政府平台贷款、担保公司管理、按揭楼盘管理等重点环节专门进行了风险排查,有效掌握风险状况。三是加强审计工作频度和力度。通过审计咨询、回访调查、审计调查等举措,充分发挥审计免疫功能。
——加强业务品牌建设,企业形象大幅提升。一是推进业务品牌建设,成功推出“大零售”战略下的“幸福1+1”、“富承财富”两个品牌,已对外进行了新闻发布。二是加强品牌知识产权管理。对“幸福贷”、“富承财富”以及拟使用的“熊猫宝”、“熊猫直销银行”等品牌向商标局提起商标注册申请,进一步强化无形资产管理。三是通过夯实各项基础工作,固本强基,查漏补缺,全面梳理和规范了各项工作流程,为广大市民和企业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市民贴心银行”、“中小企业伙伴银行”品牌在德阳辖内引起了良好的反响。
7.2 主要业务数据
7.2.1主要资产负债项目
单位:人民币万元
项 目
|
2014年末
余额
|
2013年末
余额
|
同比增减
|
贷款
|
2,505,018
|
2,195,587
|
309,431
|
其中:公司贷款
|
1,916,926
|
1,673,075
|
243,851
|
个人贷款
|
588,092
|
522,512
|
65,580
|
应收利息
|
39,967
|
27,823
|
12,144
|
存款
|
3,661,889
|
3,586,543
|
75,346
|
其中:公司客户存款
|
2,383,704
|
2,418,842
|
-35,138
|
个人客户存款
|
1,143,423
|
1,066,088
|
77,335
|
保证金及临时存款
|
134,762
|
101,613
|
33,149
|
注:公司贷款中包含贴现,且贴现为票面金额。
7.2.2 主要收入、支出构成
单位:人民币万元
项 目
|
2014年
|
2013年
|
本期比上期
增减
|
利息收入
|
328,270
|
269,039
|
59,231
|
利息支出
|
176,248
|
127,387
|
48,861
|
利息净收入
|
152,022
|
141,652
|
10,370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
7,463
|
5,999
|
1,464
|
投资收益
|
6,734
|
3,565
|
3,169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1,991
|
-2,523
|
4,514
|
营业税金及附加
|
15,064
|
13,806
|
1,258
|
业务及管理费
|
45,742
|
36,223
|
9,519
|
资产减值损失
|
69,869
|
29,198
|
40,671
|
7.2.3 分支机构基本情况
序号
|
机构名称
|
机构地址
|
联系电话
|
下辖网点数(含管理行)
|
1
|
德阳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营业部
|
德阳市蒙山街14号
|
0838-6821186
|
4
|
2
|
德阳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旌阳支行
|
德阳市北街80号
|
0838-2302122
|
7
|
3
|
德阳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长江支行
|
德阳市长江西路二段168号
|
0838-2302445
|
3
|
4
|
德阳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高新科技支行
|
德阳市珠江东路99号
|
0838-2901573
|
3
|
5
|
德阳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汉支行
|
广汉市东西大街东一段103号
|
0838-5232256
|
6
|
6
|
德阳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什邡支行
|
什邡市亭江东路223号
|
0838-8204292
|
3
|
7
|
德阳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绵竹支行
|
绵竹市回澜街148号
|
0838-6906511
|
4
|
8
|
德阳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罗江支行
|
罗江县万安北路318号附1号
|
0838-3203577
|
3
|
9
|
德阳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江支行
|
中江县凯江镇伍城南路30号
|
0838-7205322
|
2
|
10
|
德阳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行
|
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二街333号
|
028-61981320
|
7
|
11
|
德阳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眉山分行
|
眉山市东坡大道南4段191号
|
028-38077999
|
2
|
12
|
德阳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泸州分行
|
泸州市酒城大道一段9号
|
0830-3909858
|
1
|
13
|
德阳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巴中分行
|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江北大道东段龙泉北街8号
|
0827-7895001
|
1
|
注:截至2014年12月31日,本公司共拥有机构网点46个。其中德阳地区35个,德阳以外的异域城市11个。
7.2.4 贷款分布及贷款质量情况
(一)贷款投放前五位行业及比例
单位:人民币万元、%
行 业
|
贷款余额
|
占贷款总额比例
|
制造业
|
710,430.84
|
28.36
|
批发和零售业
|
702,717.41
|
28.05
|
建筑业
|
294,217.96
|
11.75
|
房地产业
|
166,967.80
|
6.67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156,663.23
|
6.25
|
(二)报告期末前十名贷款客户
单位:人民币万元、%
序号
|
客户名称
|
贷款余额
|
占贷款总额比例
|
1
|
××××公司
|
29,600
|
1.18
|
2
|
××××储备中心
|
27,800
|
1.11
|
3
|
××××公司
|
25,000
|
1.00
|
4
|
××××公司
|
21,523
|
0.86
|
5
|
××××公司
|
20,000
|
0.80
|
6
|
××××公司
|
19,770
|
0.79
|
7
|
××××公司
|
19,250
|
0.77
|
8
|
××××公司
|
18,500
|
0.74
|
9
|
××××公司
|
18,421
|
0.74
|
10
|
××××公司
|
16,800
|
0.67
|
|
合 计
|
216,664
|
8.65
|
(三)报告期末贷款按担保方式分布情况
单位:人民币万元、%
项 目
|
期初余额
|
期末余额
|
占贷款总额比例
|
信用贷款
|
52,721
|
42,634
|
1.70
|
保证贷款
|
854,590
|
872,864
|
34.84
|
抵押贷款
|
924,278
|
1,103,121
|
44.04
|
质押贷款
|
363,998
|
486,399
|
19.42
|
合 计
|
2,195,587
|
2,505,018
|
100
|
(四)报告期末贷款质量变化情况
单位:人民币万元、%
项 目
|
2014年末
|
2013年末
|
余额
|
占比
|
余额
|
占比
|
正常贷款
|
2,404,676
|
95.99
|
2,131,251
|
97.07
|
关注贷款
|
77,148
|
3.08
|
43,602
|
1.99
|
次级贷款
|
20,465
|
0.82
|
19,384
|
0.88
|
可疑贷款
|
2,525
|
0.10
|
1,318
|
0.06
|
损失贷款
|
204
|
0.01
|
32
|
|
合 计
|
2,505,018
|
100
|
2,195,587
|
100
|
(五)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的风险管理情况
报告期内,本公司防范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主要措施:一是由总行对集团客户集中统一授信,杜绝支行对同一集团客户多头授信。二是严格执行集团客户的合规要求、严格控制整体额度。2014年末,本公司最大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为8.31%,符合监管要求。三是强化集团客户的管理。对集团客户生产活动、经营管理、信贷资金使用等长期跟踪监测,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启动应急措施防范风险发生。四是加强关联交易分析,提升集团客户的识别能力。本公司不断强化贷前调查、贷后检查等环节中关联交易的识别力度,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确定关联关系。不断完善集团客户发现机制,强化总分行之间客户关联信息的共享机制,多渠道收集有利于识别集团客户的信息。
(六)本公司对不良资产管理采取的主要措施:
本公司不断强化贷款质量管理,主要采取:一是加大重点客户的调研工作,主动调整信贷结构,积极防范行业风险集聚,从源头上遏制新增不良贷款。二是强化存量不良贷款的清收进度管理,对长期催收不能取得成效的贷款,启动诉讼清收程序,积极主张债权权益。三是提高清收工作的科学性,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重点加大重组清收力度,积极协助还款遇到困难的客户实施资产重组和业务重组,帮助客户渡过难关,恢复还款能力。
7.2.5 表外金融产品及风险管理情况
(一) 表外金融产品余额表
单位:人民币万元
项 目
|
期初余额
|
期末余额
|
银行承兑汇票
|
275,975
|
187,711
|
贷款承诺
|
6,007
|
8,529
|
保函
|
13,796
|
16,010
|
信用证
|
2,329
|
4,632
|
合 计
|
298,107
|
216,882
|
(二)对上述表外金融产品风险管理的策略:
报告期内,为强化表外金融产品的风险管理,本公司采取:一是将表外业务纳入统一授信管理,并根据客户主营业务、经营规模的实际情况适度授信,控制表外业务的授信规模。二是强化表外业务的风险识别,根据不同表外业务面临的风险,实施差异化的风险评估。三是加强表外业务的合规性管理,严格审查表外业务的交易背景真实性,加强表外业务保证金管理,切实控制合规风险,增强表外业务的内部控制力度;四是加强表外业务的日常监控,将其纳入贷后检查范围,对用途、客户经营情况、合同履行情况、质量管理状况等进行持续跟踪。
7.2.6 投资情况
单位:人民币万元
投资种类
|
期初投资余额
|
期末投资余额
|
债券
|
651,847
|
801,698
|
其中:国债
|
336,876
|
288,147
|
央行票据
|
0
|
0
|
政策性银行债券
|
132,109
|
271,141
|
其他
|
510,589
|
813,528
|
合 计
|
1,162,436
|
1,615,226
|
7.3 主要风险加权资产的情况
单位:人民币万元
项 目
|
2014年12月31日
|
资本要求
|
风险加权资产
|
信用风险加权资产
|
223,411
|
2,792,635
|
市场风险加权资产
|
2,198
|
27,477
|
操作风险加权资产
|
23,464
|
293,304
|
合 计
|
249,073
|
3,113,416
|
注:本公司按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要求,采用权重法对信用风险加权资产进行计量,采用标准法对市场风险加权资产进行计量,采用基本指标法对操作风险加权资产进行计量。
7.4 本公司面临的各类风险及对策
本公司主要面临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信息科技风险等。本公司高度重视各类风险的识别、评估、计量和监测工作,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各类风险管理。
7.4.1 信用风险
本公司所面临的信用风险是指因借款人或交易对象违约、信用质量下降而给本公司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报告期内,面对信用风险主要采取:一是适时优化信贷结构。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及本公司的风险偏好,限制或审慎开展部分风险较高或者国家限制进入行业的业务,例如“两高一剩”行业、房地产行业、融资平台贷款等。合理配置信贷资源,持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高新科技企业、节能环保产业等信贷支持力度,不断优化信贷资产结构。二是实行限额管理。通过业务、风险、地区等维度科学设定限额,建立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限额相互补充的合理限额体系,通过有效的限额监控体系及超限额处置程序,有效控制信用风险。三是强化关联交易管理。严格按照信贷原则审查对关系人的授信及关联交易业务,确保对关系人的授信条件不得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授信的条件,确保关联交易符合相关的管理规定。四是积极处置不良资产。通过打包转让、法律诉讼、现金清收、核销等手段,持续加大不良贷款的清收处置力度,持续改善资产质量状况。五是加强信用风险管理信息化工作。强化信贷管理系统等相关系统的管理,确保系统能够支持信用风险流程管理、权限管理、限额管理。不断强化系统对信用风险管理的技术、数据支持能力,提升系统对风险评估的支撑作用。
7.4.2 市场风险
本公司所面临的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等)的不利变动而使本公司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市场风险存在于公司的交易和非交易业务中。
(一)利率风险:主要源自于本公司资产负债利率重定价期限错配。本公司资金业务以票据交易、债券交易为主,面临的风险主要是市场风险。
(二)汇率风险:主要源自于本公司为保持一定外币头寸的结构性风险。
报告期内,面对市场风险主要采取:一是实施集中管理。本公司的货币市场风险控制小组负责定期对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市场状况,对货币市场未来走势进行预测和分析,合理确定年度货币市场业务的交易策略,明确持券的额度和种类,充分兼顾资金盈利性、安全性以及对我行流动性的影响,并报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审议决策后予以实施,从组合层面控制市场风险敞口。二是实行限额管理。根据业务需要及风险水平合理设定各类限额,并严格遵守。发生突破限额的情况,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某个头寸的累计损失达到或接近止损限额时,就必须对该头寸进行对冲或立即变现,进行止损。当发生重大不利风险变动时,利用其他金融工具进行市场风险的对冲。三是分级授权管理。根据业务面临的风险的性质、影响程度实施差异化分级授权,交易策略及具体交易行为均应经有权人批准后方可实施。四是强化交易管理。实行前中后台相分离的管理机制,并实行分级授权控制。
7.4.3 操作风险
本公司所面临的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报告期内,本公司通过修订和完善规章制度、核心业务操作系统升级、强化监管责任等举措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形成的案件防控严峻局面,实现了安全稳定运营。主要采取:一是修订完善规章制度。根据监管政策、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适时修订完善内控管理制度。通过对信贷、科技、结算、财务等各个条线的管理制度进行修订,使本公司的内控制度体系更加完善。二是强化监督检查。通过开展专项检查、常规检查,加大对内控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力度,形成内控监督机制。按季通报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并与相关部室考评挂钩。严格实行问责制,对违规相关责任人进行违规积分处理,并按制度规定给予处罚。三是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及时了解和掌握员工工作情况以及家庭生活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帮助职工解决困难,防范员工失范行为的风险。
7.4.4 流动性风险
本公司所面临的流动性风险是指本公司虽然有清偿能力,但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
报告期内,本公司在预测流动性需求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流动性管理方案,定期进行市场行情和国家政策的预期分析,积极管理全行流动性。主要采取:一是优化负债结构。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升本公司的品牌影响力,提高储蓄存款占比,持续改善负债业务的稳定性。二是完善并优化内部流动性风险限额管理,加大各项流动性风险限额的监测频度和分析频度,进一步提高对流动性风险的监测和分析水平,对超限额情况及时进行报告和处理。三是积极开发建设资金头寸管理系统,改善资金管理模式,实现资金头寸管理的信息化,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和流动性风险管理效率。四是定期召开投资研讨会,动态分析研判货币政策、市场变化、民间融资、监管新政等外部因素,合理确定投资规模、类型、比例,做好各时点的流动性安排,确保符合流动性要求。
7.4.5 信息科技风险
本公司所面临的信息科技风险是指信息科技在本公司运用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漏洞和管理缺陷产生的操作、法律和声誉等风险。
本公司持续开展信息科技风险评估工作,进一步提高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能力,加强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制度建设和资源投入力度,以监管达标标准为指导方向,结合信息科技风险实际情况,在完善架构、制度和各流程风险评估上下功夫,全面提高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水平。报告期内,本公司主要采取:一是强化制度体系建设力度,不断提高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水平。本年持续修订了《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本公司信息科技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流程要求,建立本公司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和风险容限,并将此运用到风险评估工作中,逐步提高本公司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水平。二是持续开展信息科技风险评估工作。本年内进一步扩大信息科技专项风险评估的范围,通过固有风险的充分识别和准确计量,现有风险控制措施的识别和有效性验证,评估剩余风险级别。针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输出整改计划落实跟踪表,定期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和验证,确保剩余风险在本公司可接受的范围内。三是定期对信息科技关键风险指标进行监测和报告,对损失事件进行收集,将收集的损失事件提交相关部门落实处置措施、问题分析,并对处置措施进行跟踪和有效性验证。
7.5 对未来经营发展的展望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和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夯实基础、科技领先、加速转型、加快协同、引进人才、强化激励、严控风险、综合发展”。不断推进金融创新,奋力实现单一金融向综合金融转变、传统金融向线上线下互动转变、规模增长向价值创造转变、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新的跨越。全面落实以下措施:
一是持续强化内生动力,以银行卡、代理业务、理财业务、国际业务为主要着力点,增强主体业务竞争能力,不断提升经营业绩。
二是构建新型渠道服务体系,强力推进物理网点、自助设备、电子银行三大渠道建设,加快经营转型,增强业务发展后劲。
三是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价值创造水平,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实现现有财务资源的充分挖掘。
四是切实加强风险防控,全面提升风险识别前瞻性、风险应对敏感性、风险管控针对性,有效防范各类风险。
五是狠抓银行队伍建设,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打造一支适应公司未来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8 监事会报告
8.1 根据本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改选了监事会专门委员会委员,新的专门委员会委员全部由监事担任。
8.2 完成了对财务计划完成情况和财务制度执行情况以及会员制担保贷款监督检查。
8.3 对董事长、行长2013年履职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
8.4 监事会在日常工作中及时审阅了本公司所辖各部门报送的业务报表、资料,并对内控管理工作进行了审计和评价。按时列席了经营管理层的各项工作会议,并对相关事项发表了意见或建议,确保本公司日常业务的稳健发展。
9 重要事项
9.1 注册资本(实收资本)变动情况
报告期内,本公司新增加注册资本(实收资本)53,094.225万元(其中新募集股份增加注册资本〈实收资本〉43,665万元,转送红股增加注册资本〈实收资本〉9,429.225万元),注册资本(实收资本)由年初的94,292.2349万元增至年末的147,386.4599万元。
9.2 重大诉讼、仲裁事项
报告期内,本公司未发生重大诉讼、仲裁事项。
9.3 担保情况
报告期内,与国家开发银行四川省分行开展业务合作,由国家开发银行提供贷款6,000万元,本公司提供保证担保,共同支持德阳市辖内的中小企业发展。
9.4 报告期内,本公司以及董事、高管没有被监管部门和司法部门处罚的情况。
10 财务报告
10.1 审计意见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根据审计准则审计,由注册会计师沈小红、孙寅飞签字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德师报(审)字(15)第P0175号”审计报告,本公司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编制,公允反映了德阳银行2014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以及2014年度的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
10.2 与最近一期年度报告相比,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核算方法未发生变化。
10.3 本报告期内无会计差错变更。
10.4 财务报表(见附表)